|
【蘋果日報】樓宇僭建成風,負責巡查及指令清拆僭建物的屋宇署,積壓逾 57,000宗已發出清拆令但沒有清拆的個案,單是去年發出的逾 22,000個清拆令中,高達 86%未有按指令清拆,即只有 14%業主根據指令清拆僭建物。未有執行的清拆令中,有 135宗已拖延達 10年。
已有近 50年歷史的筲箕灣明華大廈清拆重建。房協宣佈會將重建工程分為兩期,第一期涉及 H至M座的約2,300名受影響居民會調遷至房協在港島區的出租屋邨空置單位,預計首階段重建在 2018年完成。其後才展開第二期 A至 G座的重建工程,整項重建計劃將提供約 4,000個單位。
【成報】長和系主席李嘉誠昨日於長實及和黃股東大會後會見傳媒,他坦言通脹高企會帶動建築成本上升,樓價難以大幅回落,重申市民如果自住,應最少有三成首期,但炒樓就要小心。他贊成政府增加土地供應,以紓緩樓價,但要小心避免推得過多而推倒市場。
政府主動推出兩幅分別位於觀塘的商貿地,及位於灣仔皇后大道東的酒店地,昨日正式招標,至下月24日截標。市場估計,觀塘商貿地每呎地價約3,700元,地皮估值約34億元,皇后大道東酒店用地估值則約8億元,合共估值約42億元。
【東方日報】曾蔭權前日在立法會答問大會上承認,雖然政府推出多項壓抑樓市政策,但樓價仍然持續「乾升」至危險界線,個別屋苑的樓價更已升逾九七年高峰,令市民供樓的負擔能力及投資回報亮起黃燈及紅燈,亦令中產失去置業盼望,面對資金氾濫和利率超低所帶來的泡沫風險,當局有需要時會再度出手。有議員建議興建只限港人購買的樓宇,曾蔭權以「自由市場」為由斷然拒絕;而對於社會上愈來愈強烈的復建居屋呼聲,他則認為這會搶佔公屋及私樓土地,扭曲市場,進一步刺激樓價上升。總而言之,就是這也不行,那也不行,難怪立法會議員怒斥港府在房屋政策上未開竅。
政府在四月初高調宣布第二季主動推出十二幅土地拍賣或招標,變相在四至六月恢復每月定期賣地,眨眼間已去貨三分之二,至於第三季有甚麼新供應仍是未知之數。昨天,有發展商直言,如果政府繼續主動賣地,便不用去勾地了。換言之,增加供應的責任依然落在政府身上,不但應該持之以恆,還要進一步優化。
【新報】地政總署昨日政府公布賣地章程的4幅地皮為西半山波老道21、23及25號及元朗屏山屏葵路,兩幅住宅地皮將於6月9日拍賣;另觀塘偉業街、順業街與海濱道交界及香港皇后大道東373號兩幅商貿地皮,就於昨日開始招標,其中極有機會成為新地王的西半山波老道,可建樓面約11.29萬平方呎,地積比率約3.87倍,可建樓面面積達43.53萬平方呎,建築物高度達230米(主水平基準之上.下同),而每幢住宅的距離不可少於15米,而該地皮要有不少20%的綠化。市場最高估值為130億元。地皮截標日期為6月24日。
根據代理分行統計資料,本港15個二手指標屋苑於本周末按周升3%至1,905組,連續第四周錄得升幅。
【文匯報】 賣地過後二手大市氣氛升溫,累積多時的購買力得到釋放,帶動二手交投加快,觀望多時的準買家亦受氣氛感染,積極睇樓,不過,業主睇好後市,調高放盤叫價之餘,封盤反價情況增多,令本周預約屋苑睇樓量升幅收窄。據利嘉閣地產研究部數據估算,全港50個指標屋苑共有2,965組客戶在本周六、周日預約睇樓,數值按周上升3.7%,連升三周。
市場消息指出,昨日售出80%,約30伙,最高成交呎價為8樓C,建築面積1,458呎,呎價1.8萬元。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最新報97.44點,跟上周的97.45點幾乎相同,只較上周低0.01點,反映4月27日紅磡高山道地皮高價賣出後的首周樓價持平,預料在銀行三度加H按息及政府兩度成功高價賣地,樓價會於高位爭持。
【明報】港島筲箕灣柴灣道的公務員合作社物業「藹寧園」,多名小業主證實南豐發展已收購所有業權,除每戶收購價600萬元之外,發展商另為小業主撤銷轉讓限制,每戶向政府支付約380萬元,以該屋苑總數100戶計(每戶實用面積710方呎,建築面積800多方呎),每戶現時收購價約980萬元,總額約9.8億元。
|
|
|